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示范應用工程在北京開工
今天,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高效運輸與安全服務關鍵技術”示范應用工程在首都機場線北新橋站舉辦開工儀式,標志著全國首條全場景化的“智慧地鐵”示范線路建設全面啟動,并將在首都機場線進行完整線路的應用示范。
據介紹,北京地鐵公司聯合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牽頭開展“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高效運輸與安全服務關鍵技術”研發。該項目就中國超大規模城市軌道交通現有體系在高密度網絡、高強度客流條件下存在的行業突出問題,面向安全高效運行與服務新型架構體系重構重大需求,重點攻克城市軌道交通新型架構體系構建、安全保障與主動防控、網絡高效韌性運行、時空信息網絡與無人化服務、網絡集約維護等關鍵技術與技術瓶頸,構建高效運輸與安全服務集成系統平臺,并在北京地鐵進行示范應用,為全面提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服務保障能力和運輸效能,提供可復制、可移植的技術系統和應用范式。這也是北京地鐵公司首次定向承擔科技部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本項目將在首都機場線進行完整線路的應用示范,重點圍繞運行、客服、維護、安全管理方面,依托北斗、EUHT(5G)、空間數字化、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將該線路打造成為全國首條全場景化的“智慧地鐵”示范線路。
在運行管控方面,重點突破智能客流感知、網絡化動態調度、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控制等關鍵技術,構建客流-車流耦合的路網級協同調度平臺,建立實時客流-車流耦合的動態調度及列車控制聯動機制,實現客流-車流的耦合優化和線網列車群的協同優化;
在乘客服務方面,重點突破乘客智能交互服務技術、乘客智能誘導服務技術、服務信息精準發布與推送技術,構建無人化客服平臺,實現乘客全時程出行的智能服務;
在設備運維方面,重點攻克城軌關鍵裝備感知增強技術、全生命周期服役評估增強技術和網絡化智能維護能力增強等關鍵技術,開發網絡化運維增強平臺,實現維修資源的網絡化調度和動態管理;
在主動安全方面,重點突破智能感知、在線監測等技術,對“人、機、環、管”四大要素進行提前感知、預判、預測和預警,構建主動安全防控平臺,實現對風險要素的精準“知-辨”,建立由“治-控-救”三道防線組成的矩陣式安全管控體系。
同時,開展智慧車站、智慧車輛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北斗+5G+空間數字化”的時空基準體系建設等,構建高效運輸與安全服務集成系統平臺,建立運營新體系,使公眾出行更美好、愉悅,地鐵運行更安全、高效,設備服役更可靠、經濟,實現提質增效目標。
北京地鐵公司表示,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對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超大規模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既有運營體系進行解構,在新技術支持下完成新管理模式的重構,建立以“網絡管、按需跑”、“以乘客出行為中心”的高效、安全、便捷運營新體系,推動城軌“主動安全防控、高效韌性協同運行、網絡集約維護和高品質服務”模式變革及新技術應用,大幅提升網絡化整體運輸安全與效能,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與信息、人工智能、社會學等多學科多領域的深度融合,對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和推廣應用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此外,本項目實施將會極大地提升、豐富乘客乘車體驗,為乘客出行提供諸多便捷服務。比如,通過北斗定位+多制式導航系統驗證,乘客未來可以通過北京地鐵APP、小程序等,在首都機場線享受精準的位置查詢、路徑規劃等服務;通過享受實名常乘客快速進站服務、票務安檢一體化服務,縮短進站時間,提高出行效率;通過基于語音識別、知識圖譜、語義理解等新興技術,打造的動態自學習智能客服——北京地鐵“數字1號員工”,滿足問詢等場景需求。同時,項目研發也將進一步推動公司服務細節優化,比如,建設智能客服中心平臺,匯聚線上、線下服務,為乘客提供更加精準化、個性化服務;試點上線團體預約、AED應急聯動等功能模塊,豐富已有的愛心預約、失物招領功能。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 (記者 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