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總工會啟動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工作
記者9日從中華全國總工會獲悉,為落實《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全國總工會日前決定以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為目標,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開展有關試點工作。
據了解,2021年全總將在20個城市試點開展幫扶中心賦能增效打造服務職工綜合體、50家企業試點開展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塑造幸福生活環境,同時通過“關愛職工公益伙伴紐帶計劃”孵化100家服務職工類社會資源,并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
此次試點工作鼓勵地方因地制宜,著力打造一批服務職工基地,培育一批社會資源和力量,形成一批服務職工創新模式,建成示范性好、輻射功能強的服務型、樞紐型、高質量服務職工綜合體和職工生活幸福、環境良好的企業樣板。
全總要求試點打造服務職工綜合體,依托工會幫扶中心,探索服務職工一體化功能,建設服務職工項目標準化體系,建立社會資源與職工需求精準對接樞紐型平臺,培育多類型服務職工基地,創新多層次多領域工會服務職工項目融合平臺,建設網上網下深度融合的服務職工智能化平臺,精準服務職工創新孵化區,以及建設高質量服務職工示范區。通過試點,把工會服務職工、服務基層相關業務統一到平臺,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服務載體,建立統一的職工服務平臺,并通過聯合運作、孵化培育、委托服務、入駐運營、公益創投等方式,整合多方資源,實現服務職工功能一體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試點注重引入社會資源為職工提供精準服務。如提出積極探索種子基金、公益創投等方式,建立社會專業機構孵化平臺,鼓勵各類專業機構進駐工會幫扶中心培育服務品牌;整合一批有職工口碑的社會資源形成“服務職工基地”,聚焦“幫扶中心+服務職工基地+基層工會”協作模式,建立分層分級分類協作機制。與此同時,引導社會資源開發服務項目,吸引公益組織、社會機構及專業人才參與項目實施,實現職工“點菜”、社會資源“做菜”。
引導企業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塑造幸福生活環境試點,主要任務則包括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健全完善職工困難幫扶機制、依法保障職工享受福利待遇、豐富服務職工供給資源、建立職工健康服務體系、加強職工人文關懷、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7個方面。其中涉及推動企業設立暑期、課后子女托管班,按照規定計提職工福利費用,落實帶薪年休假待遇等職工關注度頗高的內容。
據悉,全總還啟動了“關愛職工公益伙伴紐帶計劃”,將整合專業智庫、公益慈善、愛心企業、志愿服務等社會力量,聯合開展關愛服務職工項目、搭建服務職工平臺。
同時,開展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溫暖行動”,通過完善工會常態化送溫暖機制、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綜合體、推動平臺經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引入社會資源孵化公益項目等方式,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健康、醫療、教育、文化、出行、生活等服務。
全總將嚴格篩選確定條件優、方案創新、服務職工導向強的幫扶中心、企業開展試點,給予一定政策和資金支持,并建立服務職工項目庫,對試點項目進行評估評價。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 余湛奕)
- 下篇 / “辛亥革命舊址遺跡展”在武漢展出
- 上篇 / 鄂豫皖政協“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書畫聯展在武漢開幕